TISHI工作坊參加心得分享!一起來看看隨隊中有哪些你一定要會的事情!|杯尼日記
- 秉樸 吳
- 2022年12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6月17日

(照片來源:TISHI臉書官方網站)
前言
這次很感謝TISHI能夠舉辦這次實體的工作坊,這次的講師陣容中,有物理治療師,醫師,防護員,營養師,在運動各個不同方面的專家來介紹他們隨隊比賽中發揮專業的經驗,下午的內容則是由主辦單位將各個不同專業的學員們分成一組,並由講師帶領討論教案,一同溝通出最佳的處理方法。這次的心得就不特別講一個一個講師的內容分別作介紹,主要是圍繞著不同的主題依序將我所筆記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出隊前該注意的事
首先我們可以依照隨隊的時間不同來分成長期型隨隊(例如跟著職業球團到處跑)、以及任務型隨隊(通常都是代表國家出去比賽才會需要),這次的內容大多都是屬於任務型隨隊的分享,而出隊成員可能因為比賽規模的大小不同而有通常在出隊前大約有3~6個月的時間可以準備,在這段時間可能要了解的東西有:
入隊訪視
了解各個選手的傷病用藥史
選手飲食習慣
選手重要性(例如誰是明星球員,每個人的上場時間分佈)
該運動項目常見的傷害及衝場規定
(教練和球隊經理的話語權,這種就必須察言觀色)
出隊前準備(可分為在飯店、比賽場地、比賽休息區分別做防護包的規劃)
當地飲食環境(食品衛生安全、飯店餐廳菜色是否可能含有藥檢不會過的成分,例如:丁香)
當地氣候或是否有傳染病等等(南北半球氣候差異可能都會影響到選手身體狀況)
請選手去掛旅遊門診(確認是否需要施打疫苗)
準備防護包(帶自己熟悉的東西就好,在遇到狀況的時候要有信心幫選手處理)
攜帶一些零食或是營養補充品(威德果凍泡麵等等)
比賽日營養補充規劃(可以用行事曆的部分稍微幫選手規劃,依他個人習慣的食物進行編排)
緊急用藥(最好請有運動禁藥相關知識的醫生朋友開立,並且在選手真的需要使用時和選手告知,讓他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時差用藥
當地軟硬體的配合(例如減重設備等等)
到達比賽當地後
了解選手健康狀況(有沒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
隨時待命處理突發狀況
了解主辦單位可提供的醫療資源在哪,聯絡方式。
傷害發生時
確認是否有必要在當地進行手術或治療(保險問題)
當地醫療水準是否足夠信任
能否繼續比跟很多因素有關(比賽對選手的重要性,選手對於球隊的重要性,傷害嚴重程度,繼續比是否可能繼續惡化)
跟選手告知所有的可能後由選手自己做決定是理想的狀態(但往往最後選手還是會問你)
疫情下的隨隊
需要了解當地隔離規定,或是對於確診者的定義等等
出國前如果確診了,開康復證明還是能上飛機的
飛機空氣的流通是由前往後(如果有懷疑可能會確診的選手座位安排在比較後面)
或是可以依照球隊不同的角色分開坐(選手隊團隊的影響很重要)
你可能沒想過的事情
入境到別的國家後被海關攔下來
教練聽不懂英文叫你去開裁判會議
餐廳的buffet中有運動禁藥成分
解釋為何台灣在國際比賽只能用會旗出賽
在一些劇烈肢體接觸的運動,貼紮的地方可能反而被別人鎖定目標攻擊
選手出國想出去玩但需要你幫忙翻譯
以上是這次的收穫~再討論教案的過程當中也了解到溝通技巧的重要,希望下次還能類似這樣這麼有趣且充實的活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