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工!棒球續章,穀保家商青棒隊-隨隊物理治療師|杯尼日記
- 秉樸 吳
- 9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順利考過物理治療國考後,杯尼在透過老師引薦下也順利找到第一份運動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從九月開始為穀保家商青棒隊的選手服務!

穀保家商是高中青棒隊中的傳統強權,過去在黑豹旗曾拿下四次冠軍,木棒聯賽則是九次冠軍,許多畢業的校友也在無論是台灣、日本、美國職棒打拼。杯尼1~4月在味全龍職業棒球隊實習時也遇過不少從這所學校畢業的球員,在瞭解到基層運動防護資源不足的狀況下,剛好考完執照後獲得這次的機會,就來到這邊幫忙,目前預計會在這邊待到明年3月底。因此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在這邊工作的大小事!

與職業球隊的不同的工作日常
先講作息的部分,分成訓練日與比賽日,如果是訓練日通常會在平日下午1~2點開始,練到下午5點半左右,接下來每週一、三、五都會有額外的重量訓練,每次大約會有五個動作,所有的球員就會集中到重量室分成五組,用闖關的方式把今天的課表做完(當然,如果有增強式或是爆發力訓練的動作會放在最前面全體一起做),這部分大多會由重量教練帶領球員執行,但有時還是會由我來帶領大家操作,晚上到九點半之前就是治療時間。如果是比賽日的話當天就不會像職業球隊早上還有訓練才出發比賽,而是直接到比賽場地進行動態熱身、專項熱身然後比賽,我的工作則是負責帶動態熱身跟盯場處理,比賽結束後則是回到飯店治療。


針對受傷比較嚴重的選手(例如骨折、Tommy John術後),會到台大醫院進行醫療端的初期復健(恢復肌力、關節活動度),恢復到準備傳接球再回到球隊執行間歇傳接球回場復健計劃(Interval Throwing Program)。除了帶操與盯場訓練、比賽以外,當然也要為其他受傷的球員安排復健進度與課表、重量訓練上的動作難度調整、與教練團溝通訓練內容調整。
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實習時自己還算學生,很多事情都會由實習老師負責,但現在全隊只有我一個隨隊醫療相關人員,因此無論是運動傷害、就診、選手使用的藥物是否含有運動禁藥成分,都會由我來負責,加上大多選手都是未成年,家長大多也不在宿舍附近,遇到緊急狀況甚至需要由我來告知家長同意後代理簽署執行醫療業務相關的同意書(如手術同意書等)。
其他與職業球隊不同的地方
在球隊中有許多球員都是「二刀流」,也就是打擊與投手訓練都有參與訓練,不像職業球員大多都已經很明確分出純野手、投手。另外在投手出賽的安排也不會像職業球隊提早規劃好,以我在味全龍的經驗,大約前一個禮拜就會排出下週出賽的投手出賽名單,當然這一部分可能也受限於學生球員表現較不穩定以及教練團對於比賽輸贏的重要程度而有所影響,畢竟輸贏的壓力是教練團負責。即便這樣的制度有機率會增加選手受傷的風險,但我目前對我的職責認知就是盡可能用不影響輪替調度的方式保護球員,例如強化投球相關的穩定肌群、維持正常關節活動度等。

案例分享-做決策需要考慮的事情
才到這邊兩週就遇到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疾病,包括手肘內側副韌帶扭傷、胸廓出口症候群、肩膀內夾擠、旋轉肌拉傷、旋後肌症候群、三角纖維複合體受損、頭部觸身球等棒球常見運動傷害,由於在外比賽時治療場所都會在飯店,就要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提供最有效的治療。在給選手上場建議時,除了提供他目前的健康資訊,也需要多傾聽選手的想法,特別對於高三的選手來說,這一年許多比賽的成績都會影響到他未來的發展,加上幾乎許多盃賽都會有職業球隊的球探到場邊觀賽紀錄,所以我們的角色就是在取得多方資訊以及提供意見後並傾聽選手的想法,盡最大的努力能讓選手在各方面都能取得平衡,這也是我在接下來要學習的地方,期待未來再與大家分享這邊的大小事,也期望能與大家拿到好成績!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分享,非醫療或訓練相關建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