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跳躍的幾件事,一起來看看跳躍的原理吧~|肌力與體能
- 秉樸 吳
- 2023年1月2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3月11日

關於跳躍
首先跳躍的體能需求最相關的就是爆發力,爆發力與肌力的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爆發力對於時間有極短的要求,也就是在短時間產生力量的能力。要能夠跳起來的一個要素就需要在極短時間產生一個比身體和負重還要大的力量,也就是要在最快的時間內透過神經招募最多的肌纖維一起工作(收縮)。不過呢,其實在我們身體的骨骼肌肉系統中,除了自身的肌力以外,還有兩種方法能夠幫著我們產生力量~
人體的橡皮筋-肌腱
在短時間內,如果快速的伸展我們的肌腱會將動能轉換成彈力位能,當拉伸張小於回彈張力時,肌腱就會縮回至原本的長度。然而如果拉伸肌腱後長時間沒有釋放,那麼這些能量可能就會轉換成熱能的形式散失。
牽張反射(Stretch reflex)
這個原理在之前伸展的文章有提到過,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的肌梭受到刺激(或快速伸展)之後,會產生興奮訊號讓主動肌收縮,並釋放抑制訊號到我們的拮抗肌。舉例來說,當我們坐在地上雙腿伸直,並將手快速向前觸碰腳尖伸展我們的腿後肌時,你會感覺到一股回彈(腿後肌收縮)的力量,又或是常見的膝跳反射也是因爲相同的機制使股四頭肌收縮,腳才會踢出去。
伸展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SSC)
這是一個關於人體如何將動能轉換成位能,再將位能轉換成動能的過程,並使我們人體能在短時間內就產生最大的力量。而這個循環當中又能分為三個階段:
1.離心收縮階段:
肌腱儲存能量,同時肌梭受到刺激,這段的時間長短顯得相當重要。過程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完成,一旦時間被拉長,能量可能就會以熱能的方式損失。
2.緩衝階段:
介在離心與向心收縮之間,此時α 運動神經元會傳遞訊號給作用肌,肌肉準備進到下一個階段,向心收縮階段。
3.向心收縮階段:
除了α 運動神經元繼續刺激肌肉收縮之外,同時肌腱組織釋放在離心收縮階段儲存的能量。
實際案例的比較:
如果上述的原理聽不太懂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實際三種跳躍的案例比較吧,以下是我們比較的跳躍方法,你認為哪種跳最高,哪種又跳最低呢?
State squat jump:從半蹲姿勢快速跳起
Countermovement jump:從站立的姿勢下往下蹲下後並迅速跳起
Approach jump:藉由助跑後重心放低快速半蹲後跳起,就是大家常見的排球扣殺時的跳法
(底下有三種跳躍方式的示範影片)
相信大家看到這也已經有了答案吧,雖然跳最高的Approach jump伴隨著身體旋轉的力量,不過大家應該能從看出前面兩種跳躍方法就看得出離心收縮階段的重要性吧~Countermovement jump和State squat jump同樣都有主動肌收縮的成分在然而在沒有牽張反射以及肌腱能量釋放的狀況下運動表現就會相差許多。
當然了,如果你只是單純想要訓練招募肌肉的能力的話,那麼排除掉牽張反射以及肌腱參與的State squat jump 依然是不錯的選擇。
參考資料與文獻: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Fourth Edition,G.Gregory Haff et al.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非醫療或訓練相關建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追蹤我的粉專:
Comments